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数据查询 > 统计公报

阿拉善盟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阿拉善盟2006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阿拉善盟统计局

 

 2007 3   31  

 

2006年,盟委、行署带领全盟各族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移发展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资源优势,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使全盟边疆安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0318万元,比上年增长22.8%(按可比价计)。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448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56471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58399万元,分别增5.6%31.0%12.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40375,按年平均汇率折算,约为5190美元,增长21.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86%,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其中涨幅较大的是衣着类和食品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7.1%4.27%。其他消费品和服务类价格均保持稳定或比上年有不同程度下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7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涨3.7%,建筑安装工程价格上涨4.6%

1           2006年各类价格指数

              

指数%

比上年上涨%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2.86

2.86

      食品

104.27

4.27

       烟酒及用品

99.96

-0.04

      衣着

107.10

7.10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1.67

1.67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99.51

-0.49

      交通和通讯

101.63

1.63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1.33

1.33

      居住

101.02

1.02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02.69

2.69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102.74

2.74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103.7

3.7

      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

104.6

4.6

     

        年末全盟就业人员99160人,比上年末增加5117人,增长5.4%。其中:第一产业39411人,增加1078人,第二产业24311人,增加1049人,第三产业35438人,增加299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2%

        全年财政总收入132021万元,比上年增长3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699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60843万元。全年财政支出182168万元,比上年增长25.7%,在地方财政支出中增幅较高的支出有基本建设支出33117万元、教育支出13521万元、卫生经费支出6866万元和城市维护费9416万元,分别增长29.5%16.5%44.6%69.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并未得到根本遏制,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发展进度缓慢,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地质勘探程度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承载产业发展的能力弱。

二、农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9236公顷,比上年增播1570公顷,其中:粮食作物和瓜类种植面积扩大,以油料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减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种植结构由上年的4.83.51调整为4.92.81。随着播种面积增加和单产的提高,产量迅速增大,全年粮食总产量127677吨,比上年增产22825吨,增长21.8%。其中:玉米产量增长29%,小麦和薯类产量分别下降12.0%5.1%。糖类产量1554吨,增产1293吨,瓜类产量152428吨,增产86183吨,分别增长495.4%130.1%。而油料、棉花和蔬菜均有不同程度减产。

  2                               2006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127677

21.8

#小麦

19026

-12.0

   玉米

97710

29.0

   薯类

617

-5.1

油料

10282

-47.1

棉花

2225

-64.0

糖类

1554

495.4

蔬菜

11114

-2.2

瓜类

152428

130.1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06

比上年增长

大牲畜存栏

 

 

 

       6月末

万头

9.70

5.23

            #骆驼

万峰

8.14

7.82

       12月末

万头

8.53

10.59

            #骆驼

万峰

7.31

14.29

小牲畜存栏

 

 

 

        6月末

万只

198.67

-0.19

             #山羊

万只

139.59

-3.93

        12月末

万只

109.13

-9.62

            #山羊

万只

83.35

-7.91

猪存栏

 

 

 

        6月末

万口

0.89

-3.94

        12月末

万口

0.72

4.94

肉类总产量

14137

1.47

     #猪肉

1552

39.95

       牛肉

321

111.18

       羊肉

10544

-4.79

奶类总产量

6851

18.18

绵羊毛

596

29.57

山羊毛

430

20.79

山羊绒

328

3.80

山羊皮

万张

43.80

-3.03

绵羊皮

万张

22.72

-17.29

驼绒

261

24.88

          2006年我盟搬迁转移牧民8873169人。牧业年度牲畜存栏209.26万头(),比去年同期减少745(),良种及改良牲畜总头数141.03万头(只),占存栏总头数的67.40%。牲畜出栏57.87万头(只),出栏率27.65 %。全年肉类总产量14137吨,增产205吨;奶类总产量6851吨,增产1054吨;羊毛产量1026吨,羊绒产量328, 分别增产210 吨和12 吨。

       3                           牲畜存栏和主要畜产品产量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8934公顷,比上年增加6055公顷,增长47.0%。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0267公顷,比上年增加7267公顷;飞播造林面积8667公顷,比上年减少4666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5.7万公顷,增长1.1%,森林覆盖率达4.08 %

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8.10万千瓦,增长4.14%,机耕地面积36万亩,机收面积14.4万亩,分别增长2.86%44%,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9473吨, 6.09 %,农牧区用电量8147万千瓦小时,增9.14%;本年灌溉面积达73.85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达17.77千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46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467471万元,比上年增长32.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增加值441371万元,增长34.0 %,主要产品产量与上年相比,增幅较高的有焦碳、碳化钙、石墨及炭素制品和硅铁,分别增长231.54%1243.64%325.24%76.74%,产量比上年下降的有白酒、烟煤和氢氧化钠。

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6

比上年增长(%

            

万吨

761

4.71

            

万吨

198

1.00

            

万吨

33

5.74

            

11204

8.35

        

万吨

17

51.71

            

万吨

17

76.74

            

万吨

38

63.34

            

万吨

148

231.54

            

万吨

23

96.52

             

万吨

142

35.26

     

万吨

19

52.15

石墨及炭素制品

68663

325.24

无毛绒

102

191.43

无烟煤

万吨

424

26.42

烟煤

万吨

337

-13.90

硫化碱

42471

3.37

黄金

千克

654

14.14

铁矿石

万吨

247

26.16

全年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14410万元,降3.37%,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91.92,比上年提高8.46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5.91%,比上年提高2.16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8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1%。全盟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9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0.8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0.1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率65.5%,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1516万元,实现税金125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0.36%2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0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66%,其中: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790711万元,增长20.01%。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单位投资401517万元,增长59.37%;有限责任公司投资71554万元,下降51.37%;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18296万元,增长46.04%;其他投资108633万元,下降9.46%

在全盟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1373万元,增长76.43%;第二产业投资598640万元,其中:工业投资590321万元,分别增长31.85%30.22%;第三产业投资179987万元,下降11.08%。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6374万元,增长62.60%

五、内外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520万元,比上年增17.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4.3%。其中: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39350万元,县以下零售额40170万元,分别增19.2%12.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3608万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6689万元,分别增20.1%14.0%。城乡商品交易市场活跃。

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额6818万美元,比上年增91.2%。其中:出口额2565万美元,进口额4253万美元,分别增20.5%196.2%。主要出口商品有金属钠、铁合金、无毛绒、食用盐等。策克口岸进口原煤155万吨,降16.2%。全盟实际利用外资403万美元,同比增长33.9%

年内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1.5万人次(含一日游游客),比上年增长15.7%,其中:入境旅游 1.52万人次,过夜旅游55.46万人次,一日游游客14.5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99亿元,比上年增13.7 %

六、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6801万元,比上年增长23.3%2006年,全年完成全社会公路客运量434万人,货运量116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8.6%19.3%;客运周转量45323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208502万吨公里,分别增13.3%75.3%。年末公路总里程达536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公里,一级路85公里。公路桥梁183座,4884米,全盟35个苏木镇全部通路。年末全盟机动车保有量达4.2万辆。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5607万元,比上年增25.7%。年末局用交换机容量达35400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6551户,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移动电话用户121101户,增57.3%。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3484户。全盟电话普及率达92/百人,比上年增加20/百人。

七、金融、保险业

2006年末,全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99739万元,比年初增加90493万元,增长17.77%。其中:企业存款123327 万元,储蓄存款 360049万元,分别增长2.19%15.03%。年末全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11765万元,比年初增加271181万元,增长61.55%。其中:短期贷款382695 万元,中长期贷款270572万元,分别增长34.24%136.89%,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682243 万元,现金支出1817954万元,分别增长5.44%8.02%,收支相抵货币净投放135711万元,比上年增长56.19%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10538万元,比上年增24.59%。其中:财产险4139 万元,人寿险6399万元,分别增20.67%27.27%;全年保险业赔付额1981万元,比上年增36.06 %。其中:财产险1644万元,寿险337万元,分别增38.27%26.22%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6年全盟共有各类学校67所,招生9462 人,在校学生33218人,毕业生9900人。其中:普通中学20所,招生4168人,在校学生14197 人,毕业生3929人;小学31所,招生2286人,在校学生13125人,毕业生2452人;幼儿园11所,招生626人,在校学生1777人,毕业生788人,摿交鶖成果巩固提高,年内全盟义务教育辍学率:小学控制在0.31%,初中控制在0.63%,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教育教人。全年有1583人参加普通高考。其中:本科录取率22.3%。专科录取率47.2%。专本科录取率为69.5%

全年取得重大科技成果9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1项,应用技术成果7项,软科学成果1项。全年专利申请1项。年内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7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64万元,推广农牧业适用技术26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37座,调频转播发射台3座,广播电视卫星收转站1225座,微波站22个,拥有公共图书馆4 个,群众艺术馆及文化馆4 个,文化站36个,广播覆盖人口18.80万人,覆盖率达88.68 %,电视覆盖人口19.01万人,覆盖率达89.67 %,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3万户,图书馆藏书14.31万册。全年出版报纸196.5万份,其中:《阿拉善报》180.9万份,阿拉善广播电视报15.6万份。

年末拥有一类卫生机构69所,病床819张,卫生技术人员1418人,执业医师634人,执业助理医师104人,注册护士387人;二类卫生机构(诊所、卫生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89所,拥有执业医师57人,执业助理医师36人;三类卫生机构(村、嘎查卫生室)166个,拥有乡村医生172人。

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全年全社会参加体育锻炼健身活动人数18万人(次),体育人口比例达41.59%。全盟体育健儿在重大竞赛中获奖牌34枚,其中:金牌6枚,银牌4枚,铜牌6 枚,其他奖牌18枚。

十、环境保护

全盟确定的自然保护区9个,总面积35270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个,旗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全盟拥有工业废水治理设施31套,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35.57%;拥有工业废气治理设施130套,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33044吨,工业粉尘去除量32430吨,工业粉尘排放量9044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43.45%。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45万吨。其中:氨氮排放量576吨,生活及其他二氧化硫排放量2950吨,生活及其他烟尘排放量1166吨。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盟总人口214200人,比上年增加2200人。其中:女性102800人。全年出生人口1978人,出生率9.28劳鋈丝Ú1085人,死亡率5.09丝谧匀辉龀ぢÊ4.19?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01元,比上年增加1460元,增长16.3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409元,比上年增加512元,增长13.14%。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为28.7%;农牧区为38.5%。城乡居民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有不同程度增长。

项目

计量单位

2006

比上年增长(%

城镇居民:

 

 

 

 家用汽车

8.18

4.7

 彩色电视机

129.53

3.0

 电冰箱

78.37

0.5

影碟机

74.14

11.9

淋浴热水器

55.83

0. 7

移动电话

195.51

12. 6

家用电脑

28.56

33.0

摄像机

1.09

-50.9

钢琴

3.39

微波炉

26.53

7.7

农牧民:

 

 

 

电冰箱

29

45.0

汽车(生活用)

30

25.0

摩托车

131

21.3

移动电话

133

16.7

电话机

59

-3.3

彩色电视机

99

22.2

录放像机

1

-75.0

影碟机

30

-3.2

收录机

46

-37.8

照相机

19

111.1

5           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年末全盟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29460人,比上年增加2496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6995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679名,为失业人员发放救济金165.2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6233人。年内全盟城镇低保户31475768人,发放低保资金961万元。农牧区低保户12763034人,发放低保资金200万元。各类优抚对象735人,发放抚恤和安置资金222.6万元,发放救灾资金486万元及部分物资,累计救济人数11277人。年供养五保对象371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68人。

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4个,床位167张,收养人数111人,福利企业12家,安排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187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798万元。

 

 

编辑: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