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阿拉善盟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委、行署的领导和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指导下,各级普查机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依法实施,全体普查人员艰苦努力、尽职尽责,广大普查对象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圆满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场登记和普查主要数据的汇总评估工作。

一、普查工作基本情况

根据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我国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主要目的是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为完善我国及我盟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加强组织保障。2020年2月11日,阿拉善盟成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各级政府精心组织实施,全盟三旗两区、37个苏木镇(街道办)、263个嘎查村(居)委会普查机构相继在5月底全部组建完成选聘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共1439人。各级普查机构通过召开领导小组调度会、办公室主任会、视频培训会、工作调度会、试点总结会、工作推进会等方式,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全盟统筹、上下联动、各方参与、层层推进的工作局面广大普查人员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圆满完成普查入户登记任务。

二是“七人普”首次全面使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自主填报方式采集数据并实时上报。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各级普查机构组织普查员通过电话访问、网络自主填报等无接触方式开展普查登记,破解了疫情下开展大型人口普查的多种难题。

三是充分利用部门行政记录、电力数据、云呼叫平台、微信等形式开展精细化多方比对复查,累计核实数据2条,提高了普查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各地根据普查各阶段工作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有针对性广泛开展各类宣传动员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公众知晓度和普查对象参与配合度

五是坚持依法普查,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追溯和问责机制。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签订保密协议,严格履行保密义务,坚持依法普查。盟、旗普查机构成立执法检查组,及时开展各阶段数据质量核查,加强对普查数据造假、弄虚作假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拓宽和畅通举报渠道,为普查顺利推进提供法治保障。“七人普”普查过程严谨规范,普查结果真实可靠。

二、普查主要数据

(一)常住人口总量。全常住人口为262361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231334人相比,增加31027人,增长13.41%,年平均增长率为1.27%。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66%下降0.39个百分点。

(二)户别人口。全共有家庭户104682户,家庭户人口23310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23人,比2010年的2.55人减少0.32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人口地区分布阿拉善左旗常住人口最多,为176744人,增长14.24%,占全盟常住人口的67.37%;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增长速度最快,增长44.89%,占全盟常住人口的10.37%;阿拉善右旗常住人口最少,且是唯一呈负增长的旗区,为22647人,下降10.94%,占全盟常住人口的8.63%。额济纳旗常住人口为35756人,增长10.32%,占全盟常住人口的13.63%。人口向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及盟所在地进一步集聚。

(四)人口性别构成。全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39509人,占53.17%;女性人口为122852人,占46.83%。以女性人口为100.00,常住人口性别比113.56,比2010年的120.05相比下降6.49,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五)人口年龄构成。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36835人,占14.04%,比2010年上升0.64个百分点15岁-59岁人口为187827人,占71.59%,比2010年下降5.23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37702人,占14.37%,比2010年上升4.59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5789人,占9.83%,比2010年上升3.36个百分点。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我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深。

(六)受教育程度人口。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7933人。与2010年相比,每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664上升为2589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0.05年提高至10.94年,文盲率由3.98%下降为3.21%。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和文盲率的变化,反映了十年来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受教育程度逐步提升,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七)民族人口。全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97204人,占75.17%,比2010年的74.55%上升0.62个百分点;蒙古族人口为50104人,占19.10%,比2010年的19.29%下降0.19个百分点;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15053人,占5.74%,比2010年的6.15%下降0.41个百分点。我盟汉族人口占比增加,少数民族人口占比减少。

(八)城乡人口。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常住人口为215188人,占全常住人口的82.02%;居住在乡村的常住人口为47173人,占17.98%。同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42973人,乡村人口减少11946人,城镇常住人口比重上升7.58个百分点。这表明2010年以来我盟退牧还草、退耕还林成效显著,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2.02%,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九)流动人口。常住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60592人。流动人口中,跨自治区流入人口为69920人,自治区内流动人口为90672人。与2010年相比,流动人口增长57.77%。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七人普”全面查清了全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城乡住房等方面的情况,准确反映了当前我人口变化的趋势性特征,获得了大量详实的信息资源,为进一步完善我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科学准确有力的统计信息支持。


编辑:
信息来源:阿拉善盟统计局